农信通承建的国家级大豆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项目通过最终验收

添加时间:2021-09-02 10:17:50

来源:

浏览:

2021年6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对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大豆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试点项目”进行最终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承建单位的工作汇报,观看了平台演示,查阅了验收材料,质询了相关问题,一致认为,承建单位完成了合同约定的所有内容,平台对大豆全产业链监测预警具有重大意义,项目通过验收。

图片7.png

大豆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试点项目是农业农村部2019年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中六个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项目之一。该项目要求汇聚基础环境、资源投入、生产加工和流通消费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大豆全产业链大数据资源,构建实时、动态的大豆全产业链数据采集体系和数据仓库,建成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驱动的大豆全产业链大数据监测预警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面向生产经营者、管理者和消费者的系统性、品牌性的数据服务产品。

图片8.png

该项目从五方面进行建设:


1、应用App开发--构建大豆全方位数据监测网络

在价格采集软件“农信采”,气象信息对接系统,全国1万多套环境数据采集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全国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的工作需求和全国几十万家分布在农村的益农信息社,开发了大豆产业体系APP,大豆种植面积测定仪APP,大豆农情采集APP,发挥大豆科研体系和广大农民的力量,将大豆种植信息、面积信息、农情农事信息、天气信息、产量数据、价格数据等进行报送和汇集,供大豆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使用。

2、数据整合集成--形成大豆全产业链数据库系统

通过采集、对接、整合等方式,汇聚了统计年鉴数据、气象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物联网数据、海关贸易数据、农信采价格数据、现货/期货数据、网络数据和其他第三方数据等多类数据资源,形成了大豆面积数据库、大豆产量数据库、大豆消费数据库、大豆市场数据库、大豆贸易数据库、大豆生产投入数据库、大豆供需平衡数据库、大豆农业气象数据库、大豆遥感监测数据库、大豆农情农事数据库、大豆长势长相数据库、大豆环境监测数据库等。数据处理系统将所有来源数据进行汇聚、分类、梳理和清洗,最终实现数据的自动转换、归类和入库,供广大用户查询使用。

3、模型设计开发--建立大豆全产业链预测预警体系

从面积、产量、消费、价格、贸易五大环节入手,研发了竞争作物面积预测模型、政策效应面积预测模型、气象单产预测模型、投入单产预测模型、管理产量预测模型、食用消费预测模型、压榨消费预测模型、种用消费预测模型、其他消费预测模型、总消费预测模型、短期价格预测模型、中长期价格预测模型、进口量预测模型、出口量预测模型等模型算法系统。实现了模型数据可管理、模型过程可展示、模型系数可调整、模型参数可扩展、指标权重可定义。通过以上预测模型可对大豆产业进行全方位、时序性的各项预测,对大豆产业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4、平台集成开发--打造大豆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

平台集成了大豆实时农情监测数据、实时价格行情监测数据、物联网环境监测数据、长势长相监测数据、生产监测数据、消费监测数据、贸易监测数据等。通过对生产数据、消费数据、价格数据、贸易数据的历年变化分析,结合面积预测模型、产量预测模型、消费预测模型、价格预测模型、贸易预测模型,以及大豆预警阈值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波动率进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既可以查询阅览历史数据,也可以应用模型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时预测,还可以查看由平台生成的监测和预测日报、周报、年报等。

5、模型管理系统开发--构建标准化的模型资源库

为进一步鼓励模型的研发和对已有模型扩大应用,解决模型基础建设薄弱、缺乏规范的一体化建模工具以及有效管理服务等问题,开发了模型管理系统,该系统以构建模型体系和相关建模标准为牵引,由算子模块、模型模块组成,通过将算法实现定义为API接口或运行脚本的算子方式提供给调度引擎,配合访问接口提供可视化建模交互界面,为模型构建和模型验证提供支撑。未来,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开发者可将自己开发的各类模型接入该系统,供广大用户应用。广大用户无需再研究模型,只需找到适合的模型,在系统内拖拽,即可由模型生成各种直接使用的图表等,大大简化了模型应用的难度。




Powered by CmsEasy